近期,期末考試成績發(fā)布,筆者聽到教師說的多的一句話是:某個知識點或者某道考題明明給學生講了,但學生就是不會,都做錯了。在這些教師看來,只要講過的知識點或考題,學生考試時就應該會、拿滿分。但事實往往事與愿違,這是為何?
筆者認為,還是應從“教學”二字的本義上尋根溯源?!敖虒W”雖然經(jīng)常被當作一個完整的詞語使用,但其實包含教師的“教”和學生的“學”兩個既相互聯(lián)系、又相對獨立的概念。教師在關注教學過程的同時,還要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。
一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,解決學生“樂學”的問題。日常教育生活中,常常有這樣一類教師,工作兢兢業(yè)業(yè),對學生要求嚴格,但學生很難與其親近,甚至出現(xiàn)師生關系緊張的狀況。這類教師盡管竭盡全力教學,但教學成績往往差強人意。
親其師,信其道。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,教師首先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。師生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系,但絕對不是上下級之間的管束關系,更不是不可調(diào)和的矛盾對立面。教師要從關心熱愛學生的師德要求出發(fā),既做學生的良師,又做學生的益友。
同時,知識不是課堂上、教材里冷冰冰的教條,而是有溫度的。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,更要通過育人傳遞知識的溫度和熱度,培養(yǎng)學生的學習興趣。學生有了強烈的學習愿望,“學不會”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。
二、改進教學方式,解決學生“善學”的問題。學生學習效果不佳,與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有很大關系。有些教師對課標和教材把握不準,難以把握教學重點;有些教師備課,不問學情,只根據(jù)備課中設計的教學內(nèi)容和步驟進行課堂教學……學生重點和難點知識掌握不牢固,難免出現(xiàn)不會做的情況。
此外,自主學習、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雖然已提出多年,但一些教師的課堂教學仍然以教師講、學生聽為主,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。由于沒有經(jīng)過過濾、反芻、加工,一些重、難點知識學生難以掌握。
要提高學生成績,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勢在必行。教師要準確把握課程標準,精心設計課堂教學,將教和學的重點聚焦于學生素心素養(yǎng)的提升。課堂教學要充分發(fā)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,少講多練,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,讓學生經(jīng)歷知識形成和發(fā)展的過程,真正讓知識從教師的大腦進入學生的大腦,變成學生自身的素質(zhì)和能力。
掃一掃